如何正確的選擇排針
來源:
|
作者:huifengdz
|
發布時間: 2017-06-26
|
1070 次瀏覽
|
分享到:
排針的發展應向小型化,由于很多產品面須面對更小和輕便的發展,針對間距和外觀大小,高度都有一定的要求,這對產品的要求就會更加精密,如線對板的最良好選擇小間距0.6mm和0.8mm,高密度、高速傳輸、高頻方向發展。小型化是指單排針中心間距更小,高密度是實現大芯數化。排針的作用是在電路內被阻斷處或孤立不通的電路之間,起到橋梁的功能,擔負起電流或信號傳輸的任務。通常與排母配套使用,構成板對板連接;或與線束配套使用,構成板對線連接;亦可獨立用于板與板連接。人們在選擇單排針時,首先會考慮到成本的控制,其它是對高質量、高穩定性,還有單排針本身的設計特點。為了避免電子設計師們在設計過程中低估了單排針的重要性,因小失大,我們為此向大家提出一些參考意見。那就是在設計時一定要有雙桿設計思路;還有就是要有堅固的設計性等等。
排針的發展應向小型化,由于很多產品面須面對更小和輕便的發展,針對間距和外觀大小,高度都有一定的要求,這對產品的要求就會更加精密,如線對板的最良好選擇小間距0.6mm和0.8mm,高密度、高速傳輸、高頻方向發展。小型化是指單排針中心間距更小,高密度是實現大芯數化。排針的作用是在電路內被阻斷處或孤立不通的電路之間,起到橋梁的功能,擔負起電流或信號傳輸的任務。通常與排母配套使用,構成板對板連接;或與線束配套使用,構成板對線連接;亦可獨立用于板與板連接。人們在選擇單排針時,首先會考慮到成本的控制,其它是對高質量、高穩定性,還有單排針本身的設計特點。為了避免電子設計師們在設計過程中低估了單排針的重要性,因小失大,我們為此向大家提出一些參考意見。那就是在設計時一定要有雙桿設計思路;還有就是要有堅固的設計性等等。